[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江西省政府网为您直播的在线访谈节目。6月9日是第十五个“世界认可日”,为积极宣传推动认证认可 检验检测工作,发挥“传递信任 服务发展”的积极作用,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四位嘉宾为大家介绍认证认可 检验检测相关政策及我省的发展现状。他们分别是: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章志键,章巡,欢迎您做客演播厅!
[章志键]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非常高兴与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
[主持人]省市场监管局认监处处长宋建群,欢迎您!
[宋建群]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省市场监管局认监处二级调研员傅晓芳,欢迎您!
[傅晓芳]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省市场监管局认监处二级调研员简政华,欢迎您!
[简政华]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首先,请章巡给我们介绍下“世界认可日”的由来及认证认可的概念和作用。
[章志键]好的。今年是第十五个世界认可日,国际主题是“认可:促进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国内主题是“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传递质量信任 服务绿色发展”。
2007年10月,国际认可论坛(IAF)和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在联合召开的年会上确定,每年的6月9日为“国际认可日”,旨在推动认证认可在全球的广泛发展。自2010年起,“国际认可日”更名为“世界认可日”。每年世界认可日,全球100多个IAF、ILAC成员方都将举行纪念活动。我国每年的“世界认可日”主题活动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需求,组织动员各级政府部门、广大企业、从业机构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展开宣传推广、交流研讨和分享体验,彼此建立和传递信任,共同推动认证认可的优良实践。
认证认可与我们大家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更息息相关。什么是认证认可呢?通俗地讲,“认证”就是证明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符合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认可”是对从事认证活动的机构、实验室的能力予以承认的合格评定活动。认证认可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是依据国际通行规则和标准而实施的第三方质量评价制度。开展认证认可活动的目的是通过采用社会各方都认同的质量管理方法和评价结果,建立并传递信任,降低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一张证书,社会承认,全球通行”。认证认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市场供给、服务市场监管、优化市场环境、促进市场开放四个方面。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网友朋友们的提问,第一位网友的问题是,请介绍一下我国的认证制度?
[宋建群]谢谢网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有关要求,认证按法规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强制性认证和自愿性认证;按照认证对象可分为产品认证、服务认证、管理体系认证及人员认证;按照认证制度所有者可分为国家统一推行的认证制度、机构推行的认证制度。
我国常见认证制度主要有强制性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节能节水产品认证、绿色市场认证、养老服务认证、家庭服务认证、教育服务认证等,其中除强制性产品认证外,其他均为自愿性认证。
[主持人]好的谢谢。我们再来看看下一位网友的问题是,为了能购买到合格的有机产品,请问如何辨别“真假”有机产品呢?
[傅晓芳]谢谢网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解答。为确保有机产品实现可追溯,国家认监委要求认证机构必须按照统一的编号规则对每枚认证标志进行唯一编号,即有机码。获证产品或者产品的最小销售包装上,应同时加施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有机码和认证机构名称。
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认监委“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或认监委公众号,输入产品的有机码,核实生产企业是否已经获得认证以及证书是否有效等信息,辨别有机产品的真假。如果发现了假冒有机产品可以向认证机构进行投诉,也可以拨打12315向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主持人]谢谢,下一位网友的问题是,现在哪些检测工作无需取得资质认定?
[简政华]感谢这位网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改革工作的意见》(国市监检测〔2019〕206号》)最新规定: 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应当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无需取得资质认定。对于仅从事科研、医学及保健、职业卫生技术评价服务、动植物检疫以及建设工程质量鉴定、房屋鉴定、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等领域的机构,不再颁发资质认定证书。
[主持人]好的,我想再请章巡给我们介绍一下我省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事业发展的概况。
[章志键]好的。近年来,我省着力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管理体系认证、自愿性产品认证和服务认证,督促企业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截至今年5月,全省共获得有效认证证书45526张,同比增长21.9%。其中获得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产品认证证书及服务认证证书分别为24823张、19585张和1118张,同比增长15.9%、28.9%和53.8%。
另一方面,我省大力优化服务,推进简政放权,促进检验检测行业稳定快速发展。全省现有检验检测机构1443家,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57.57亿元,同比增长4.98%,从业人员30523人,共拥有各类仪器设备 173509台(套),全部仪器设备资产原值 63.4亿元,2021年共向社会出具各类检验检测报告927万份,平均每天对社会出具各类报告2.54万份。
[主持人]谢谢,我们继续来看一下网友们的提问。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有机产品的需求明显上升,请问我省在推进有机产品认证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宋建群]谢谢网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解答一下。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有机产品认证工作,促进有机产业发展。一是推动地方政府开展“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江西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工作。目前,我省共有2个“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10个“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16个“江西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二是加强有机产品认证监管。对有机产品认证活动进行全覆盖检查,建立和完善获证企业信息档案,对存在问题的企业和机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有效提升了认证公信力。三是扎实开展宣传活动。通过现场咨询、专题讲座、进企业宣讲等形式,普及了有机产品认证知识,宣传了有机产品认证工作。
截至2022年5月,我省有机产品认证获证企业1093家,证书1810张;同比分别增长19.7%和30.5%,获证企业排位由全国第6位上升到第5位,证书数由全国第6位上升到第3位。
[主持人]谢谢,下一位网友的问题是,为有效应对疫情影响,帮助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省市场监管局在企业质量认证方面有什么举措?
[傅晓芳]谢谢网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近两年,疫情形势不断变化,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小微企业影响更大。为了帮助我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提升质量管理能力,激发创新发展活力,2021年,省市场监管局首次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确定家具、纺织、陶瓷、食品、光电及金属制品等6个行业22家小微企业为帮扶试点企业,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去年12月底,全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0543张,获证组织9953家,与上年同比双双增长14.1%。今年1月,我省受到市场监管总局通报表扬,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工作考核中,我省综合评判总分位列全国第五,“企业帮扶”单项考核得分位列第三。
今年5月,省市场监管局会同省工信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的通知》,重点帮扶100家小微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分类推广,促进高质量发展。
提升行动通过宣传发动、组织培训、技术帮扶、考核选优等四个步骤,实现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提升目标,助推更多企业从“小微”成长为“小巨人”。工作重点是组织认证机构对接帮扶企业,找准企业管理难点、痛点问题,精准指导企业建立或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解决方案,并保障体系有效运行。
[主持人]还有网友想请教一下什么是“江西绿色生态”认证,申请“江西绿色生态”认证有哪些要求?
[宋建群]谢谢网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江西绿色生态”认证是指认证机构根据国际通行的合格评定方式,在产品和服务等领域,依据“江西绿色生态”标准和相应的认证规则开展的高端品牌自愿性认证活动。“江西绿色生态”认证属于运用质量认证手段,培育江西绿色生态产业拳头产品,推进江西绿色生态品牌建设的一项创新工作。
“江西绿色生态”认证实施规则由认证联盟组织制定并发布。认证实施规则应对相应产品和服务的认证程序、认证依据、现场审查、后续监督等做出规定。认证实施规则经认证联盟秘书处确认后,由实施认证的认证联盟成员自行上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后实施,目前,《江西绿色生态 茶叶》《江西绿色生态 课桌椅》《江西绿色生态 油茶籽油》等一批认证实施规则已备案。认证联盟成员依据DB 36/T 1138《“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通用要求》、相关认证技术标准、认证实施规则对认证委托人(即企业)申请认证的产品或服务开展认证。获得认证证书的认证委托人,可以在产品、包装、广告宣传及经营场所等使用“江西绿色生态”认证标志。
[主持人]谢谢。在这里我想请教一下,我们经常听说检验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报告的事,请问什么样的报告是虚假报告?实践中如何定性?
[简政华]这个问题我来解答。这个问题问的比较专业。我们通常理解,只要不是真实的报告,就都属于虚假报告。但客观上,检验检测工作属于技术性、专业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其结果是否客观真实,与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检测方法、程序步骤等等密切相关,稍有不慎,检验检测结果就可能偏离客观实际。基于这一前提,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因素主要就在于人。而人的主观故意与过失两种情形应该区别对待。因此,实践中区分了虚假报告与不实报告两种情形。通常,因主观故意的原因,其报告大多是虚假报告。因过失的原因,其报告大多属不实报告。
如果检验检测结果是一个客观数值的话,那么不实报告的数值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而虚假报告的数值只会单向偏好。为便于理解,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检测的样本是卖方委托的需要检测铜矿中铜的含量,卖方为了把这个铜矿卖个好价钱,就会想方设法把报告中的铜含量搞得越高越好,这就是虚假报告;而不实报告中铜含量则既可能高于实际含量,也可能低于实际含量。
监管实践中,我们不能单纯地根据检验检测报告的数值来判断其真实与虚假与否,也不可能对所有抽检的样本和报告进行重复检测,更多的是关注其过程与细节,即监督检查其方法、程序、操作、步骤等因素,以此来判断其报告的真实与虚假与否。
根据2021年4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39号令颁布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存在下列4种情形之一,并且数据、结果存在错误或者无法复核的,属于不实检验检测报告:①样品的采集、标识、分发、流转、制备、保存、处置不符合标准等规定,存在样品污染、混淆、损毁、性状异常改变等情形的;②使用未经检定或者校准的仪器、设备、设施的;③违反国家有关强制性规定的检验检测规程或者方法的;④未按照标准等规定传输、保存原始数据和报告的。
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存在下列5种情形之一的,属于虚假检验检测报告:①未经检验检测的;②伪造、变造原始数据、记录,或者未按照标准等规定采用原始数据、记录的;③减少、遗漏或者变更标准等规定的应当检验检测的项目,或者改变关键检验检测条件的;④调换检验检测样品或者改变其原有状态进行检验检测的;⑤伪造检验检测机构公章或者检验检测专用章,或者伪造授权签字人签名或者签发时间的。
[主持人]谢谢,有网友想请问企业如何获得“江西绿色生态”认证证书?获证后监管要求有哪些?
[傅晓芳]谢谢网友的提问,这个我来回答一下。认证委托人(即企业)自愿向认证联盟成员申请“江西绿色生态”认证。认证模式是产品检验 现场检查 获证后监督,认证基本环节包括认证的申请与受理、产品检验、现场检查、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获证后的监督、证书到期再认证。以江西绿色生态茶叶认证为例,企业向认证机构提交以下资料:申请书,合法经营资质文件的复印件,企业及茶叶生产、加工、经营的基本情况,种植基地区域范围描述、加工场所周边环境描述、厂区平面图、工艺流程图等,病虫草害控制、土肥管理、投入品使用等情况说明文件等。认证机构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的,受理认证申请后,依据《通用要求》、《江西绿色生态 茶叶》团体标准及认证实施规则,对企业进行产品抽样和现场检查,结果都符合要求的颁发“江西绿色生态”认证证书。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有效期为三年。认证联盟成员应当每年对获得认证证书的产品或服务是否持续符合认证要求开展获证后监督,按照监督结果做出认证证书的保持、暂停或者撤销等决定。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现获得“江西绿色生态”认证的产品或服务存在问题的,依法予以处理。
[主持人]谢谢。那么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关于未能及时在节目中回答的问题,请大家稍后关注本期的文字实录。最后再次感谢章巡一行的光临,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章志键、宋建群、傅晓芳、简政华]再见。